<del id="p605i"><button id="p605i"><sub id="p605i"></sub></button></del>

<span id="p605i"><sup id="p605i"></sup></span>
  1. <optgroup id="p605i"><em id="p605i"></em></optgroup>

      <optgroup id="p605i"><em id="p605i"></em></optgroup>
    1. 財政存款為籌碼 地方政府加碼博弈銀行“平臺貸”

      發布者:管理員  2014-10-21 16:37:43

        隨著地方政府債務審計的收官,平臺貸的規模也將公之于眾。近日,有銀行業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盡管銀行極力想壓縮平臺貸的規模,但是地方政府也是挖空心思。在地方政府和銀行的這場博弈中,財政存款成了地方政府最為重要的籌碼。

        某銀行高管表示,在地方政府換屆基本完成后,政績和投資的熱情也進一步高漲起來。不過大多數的項目都屬于“政府點菜,銀行買單”,關鍵的原因在于政府有籌碼讓銀行買單。殺手锏就是財政存款。

        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上半年全國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議上的講話紀要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口徑平臺貸款新增約4000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增量(3228億元),平臺貸款總量控制的難度明顯增加。

        與此相反的是,上市銀行發布的中報卻顯示,大多數銀行的平臺貸余額呈下降趨勢。銀行業人士表示,在銀行總量控制的前提下,表內的平臺貸確是下降的。但是,銀行通過理財資金投向地方融資平臺的資金卻在大幅增加。

        地方政府融資有“術”

        上述銀行高管向本報記者表示,地方政府拿到項目以后,一般都是先召集各家銀行負責人來開會,問能貸多少款。有的銀行因為地方融資平臺的貸款審批權上收到了總行,分行就夾在總行和地方政府之間兩邊難做。

        各家銀行跟地方政府博弈的過程中都有很多的故事。某大行省級分行的人士表示:“在當地開展業務,畢竟很多地方要依賴地方政府的支持,我們也愿意貸給一些資質比較好的融資平臺,但是項目報到總行不批以后我們就里外不是人。地方埋怨我們不貸款,總行也會怪我們存款流失?!?

        上述人士表示,有的銀行因為不給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當地的財政存款一夜之間就被取走了?!霸诖婵钯Y源比較緊張的情況下,這是最要命的?,F在政府存在各家銀行的錢幾乎都按照貸款的量按比例進行搭配。此外,對于一些貸款金額比較大的銀行,政府也還會給予一定的獎勵?!?

        據介紹,除了這樣的經濟手段,有些地方政府還使出了“心理戰術”,就是每次開會的時候各家銀行領導的座次都按貸款數量的多少來排,有些好面子的行長,覺得自己一個大行領導排在小行的后面就很丟臉。

        某國有大行一二級分行的副行長對本報記者表示,排座位這些倒沒有人真正在乎,關鍵是銀行業務的方方面面都和當地政府、國有企業和一些大型民企密不可分,而政府則可通過很多種方式間接地影響到銀行。

        某券商的銀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這些方式都主要是針對全國性的股份制銀行和國有大行,因為他們分支機構的權限有限,業務主要受總行管而不是地方政府管,這樣和地方政府的博弈中也有較大的優勢。但是一些地方的法人銀行,特別是地方政府控股的城商行,股東是財政局,董事長、行長也是地方任命的官員,這些地方的平臺貸風險更值得關注。

        銀監會數據也顯示,截至2013年6月末,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余額為9.7萬億元,同比增長6.2%;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客戶數量達到10932家。城商行平臺貸款客戶3431家,占銀行業金融機構平臺貸款客戶總數的31%。

        表外融資快速增加

        上述銀行的高管對本報記者表示,銀行表內的平臺貸的確是在下降,表面上看起來也沒什么問題,實際則風險涌動?,F在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之所以能通過借新還舊的方式滾動起來,關鍵是吸收了社會資金,比如銀行的理財資金。

        尚福林也曾表示,地方政府通過信托、理財、債券、基金等渠道獲取的融資金額增長較快,其中相當比重的資金實際仍來源于銀行。

        普益財富分析師葉林峰表示,目前地方政府通過發行銀行理財產品進行間接融資的主要方式大概有三種,一是地方融資平臺或相關企業通過信托公司設立單一資金信托計劃,再由銀行理財產品購買該信托計劃的受益權;二是銀行理財資金通過信托公司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發放信托貸款;三是銀行理財資金用“委托貸款”甚至直接的方式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發放貸款。這三種方式雖然操作方式有所不同,但最終都是用理財資金為地方政府“輸血”。

        上述高管也表示,銀行利用客戶的理財資金為地方融資平臺“輸血”只考慮了短期的收益,而不考慮三五年后項目的現金流能否還款。短期來看,銀行吸收的理財資金沉淀下來成為銀行的存款,通過表外放款也不占用銀行的貸款規模,另外銀行還可以獲得中間業務收入。

        根據普益財富的統計,從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國內商業銀行發行的信貸類及包含信貸類資產投向在內的組合投資類理財產品共計5516款。其中,單一的信貸類理財產品有329款,其余產品均為包含信貸資產在內的組合投資類理財產品。

        這其中確實有部分產品投向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例如民生銀行有多款產品分別投向馬鞍山城投、泰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成都工投集團、常州城建集團等等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通過信托公司設立的信托計劃;建設銀行有部分產品投向包括武漢城市建設投資開發集團、貴州高速公路開發總公司、青島公路建設集團等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設立的信托計劃。

        不過葉林峰認為,從理財產品端看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情況可謂“霧里看花”,僅僅只能看到“冰山一角”,目前只能寄希望于本次審計署從源頭對其這部分債務的審計結果。

      上一條: 增資的方法
      下一條: 財政部:國企“家底”首次對外公開
      办公室娇喘的短裙老师
      <del id="p605i"><button id="p605i"><sub id="p605i"></sub></button></del>

      <span id="p605i"><sup id="p605i"></sup></span>
      1. <optgroup id="p605i"><em id="p605i"></em></optgroup>

          <optgroup id="p605i"><em id="p605i"></em></optgroup>